01耗費糧食最多(5斤糧食1斤酒)
正宗的大曲醬香白酒高粱還不能是一般的高粱,得以當地紅纓子糯紅高粱為標配,這種高粱粒小、皮厚,耐蒸煮,出酒率極低,20%左右。
02用曲量最多(糧曲比1:1)
高溫大曲的用曲量最大,糧曲比一般為1;1,是各種香型酒用曲量之首。沒有大量的用曲,就沒有濃郁的曲香。
03發酵方式最多(陰陽發酵)
世界上的酒只有一種發酵方式,但醬酒有兩種。陽發酵,也稱開放式發酵,蒸煮完的糧食攤涼后,放在地上堆積成一個兩米多高的圓錐,酒糟從內向外開始發熱,充分吸收外圍空氣中的微生物。陰發酵,當地上堆積的糟醅溫度散盡,便轉入窖池內發酵。
04取酒輪次最多(7次取酒)
重陽釀新酒,當年的12月才開始取酒,每月一次直至酒取完,一共七次。
高溫制曲、高溫堆積、高溫餾酒
05溫度最高
制曲溫度在60度以上,堆積發酵溫度高達50度,蒸餾接酒時的溫度需在35-45度左右。
06工藝最復雜
從一顆糧食到一滴酒液,嚴格執行"12987"工藝,端午制曲,重陽下沙,兩次投料,九次蒸煮,八次發酵,七次取酒,30道工序,165個生產環節,一個都不能少。
07發酵周期最長
需經歷八次發酵,每次發酵1個月,共計8個多月。濃香型白酒發酵需30-90天;清香型白酒發酵28天;米香型白酒7天左右。
08生產周期最長
經歷"12987"的生產工藝,30道工序,165個生產環節需要1年的時間,從每年重陽節前后開始投料,次年重陽節前結束。
09基酒儲存時間最長(4年時間)
新酒生產后要裝入陶土酒壇中封存,形成"基酒"。*年進行"盤勾",將酒進行分型定級,然后存放3年以上才能用于勾調用酒。促進酒的揮發、氧化、酯化、締合、縮合,使酒香更突出、幽雅,酒體更醇和,風格更明顯。
10出品時間最長(5年時間一瓶酒)
基酒生產1年,儲存3年,勾調成成品再儲存1年,一瓶正宗的醞味醬香型白酒出廠至少得5年時間。而濃香型白酒3年時間,清香型白酒1年左右。
11香味物質最復雜(1600多種香味物質)
目前已知的香味物質已達1600多種,至今為止尚未找到主體香,
12酒精濃度最合適(53度)
酒精濃度在53度的時候,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締合得最緊密,游離的酒精分子少,酒體最飽和,對人體的刺激小。